文 / 黃淑嫻 圖 / 賴恩慈
我喜歡哭泣的你
如同喜歡笑著的你一樣
儘管悲傷無處不在
但它總有一天必將融入歡愉
陽光燦爛的冬日下午,讀谷川俊太郎的詩,感覺剛剛好,如果要用一種天氣來形容他的詩,我想就像此刻,寒冷但不乏溫暖。谷川生於一九三一年,今年八十九歲了,這位老人家是日本當代最重要的詩人,世界著名的作家。他在二十歲出頭出版了首部個人詩集《二十億光年的孤獨》(1952),之後一直堅持寫作,創作類型廣泛,七十餘部詩集之外,還有散文和劇本等,是相當富精力的人生。
他的人生是有趣的,他在東京都立豐多摩高中畢業後,就決定不再升學了,他選擇在社會游走,在人情世故中學習創作,所以他的詩不曲高和寡。以我手上這本詩集《我》為例,他的詩自然、親切、幽默與世故。每次讀完谷川的詩,自己總想「我都想寫這樣的詩呀!」。他的詩讓你在混濁世界中,吸一口新鮮的空氣,然後再回到那混濁的世界戰鬥。

文章開始的幾句詩是引自〈哭泣的你:少年 9〉,詩集《我》(田原譯) 有十二首關於少年的詩,例如這一首寫到少年的憂愁吧,詩人的語調不像一個高高在上的長輩,更像一個經歷過世情的朋友,與少年一起坐在路邊談天,吃著街邊小食,然後告訴少年雖然悲傷不會消失,但應存有希望。這樣的長輩,大概會讓人有多點信任。
然而,那希望是什麼?我想是人與人的連結與關懷,我特別喜歡詩中的兩句「在你滾落的一滴淚裡 / 蘊含著所有時代的所有人」,雖然詩集的名字是《我》,但這個「我」並不是個人的。詩集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,就是人與人在生命中的連結,既個人又相連。通過一個人的眼淚,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的悲傷。人與大自然也連結著,甚至與死去的人也連結著,在〈再見不是真的:少年 12〉一詩中有這樣的幾句:
再見不是真的
有一種東西會比回憶和記憶更深地
連結起我們
你可以不去尋找只要相信它
這裡的「再見」大概是指死亡,我們要相信就算一個人死了或者離開了某地,他的影響還會在其他人看到,哪怕只是一個眼神,一個手勢。
谷川的幽默是笑中有淚的,他寫到老人患病的情況,令讀者操手不及。〈再見〉一詩寫道:
我的肝臟啊 再見了
與腎臟和胰臟也要告別
我現在就要死去
沒人在身邊
只好跟你們告別
詩人的幽默是人生態度,投入又保持距離,這是我非常欣賞的,面對香港的現實,有時會情緒低落,像一個不懂得游泳的人,淹沒在無人的深海,大概崩緊只會令自己繼續沉下去,幽默或許能讓你放鬆,重新學習呼吸。
但幽默畢竟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性格,所以我選擇在寒冬的下午閱讀谷川俊太郎,好好學習一下。
本文原刊於《明報.語文同樂》2021 年 1 月,獲作者授權轉載。